今年以来,市审计局坚持“以研促审、研审结合”,在开展审计工作中,创新思路,改进措施,不断强化着力点、找准切入点、把握发力点、聚焦关键点,积极推深做实研究型审计工作。
一是以强化制度机制建设为着力点。构建审计规范体系,形成环环相扣的质量控制链条,研究出台《淮安市审计项目全流程操作指引》,明确审前调查、审计进点、中期汇报等10项重点工作任务的程序和要求,压实审核、复核、审理、审定各环节责任,进一步强化审计现场管理,防范审计风险。坚持把效率效能作为衡量工作实绩实效的金标准,研究出台《全市审计系统进一步提升效率效能助推科学规范开展审计十项制度》,围绕项目统筹、全程质控、整改督办等10个工作重点环节,明确工作标准与责任,为审计工作科学规范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以动态跟踪审计实施为切入点。认真执行审计现场“周汇报、月过堂”机制,每周统计审计项目主要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每月举办项目过堂会,谋细谋实审计方案、目标重点、组织方式等研判重点问题和标志性成果。与市人大预算工委联合出台《市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实施办法》,建立审计发现重大问题双方联合督办整改机制,定期跟踪梳理整改进展情况,严格实行台账管理、挂单销号,确保审计整改取得实效。
三是以持续优化审计方式为发力点。制定《淮安市审计局2025年统筹融合审计项目(事项)清单》,深谋全年项目组织实施,推动审计项目实施时间、空间、人员、重点、成果“五个统筹”,努力实现人员安排最优、项目实施最优、成果利用最优、作用发挥最优目标。坚持将调查研究贯穿审计工作全链条、各环节,在便民服务进社区政策落实情况、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审计及预算执行审计等项目中采用实地走访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研,促进体制机制完善。持续推进大数据审计,充分发挥金审三期平台分析功能,运用“数据分析+现场核查”手段,推动更加精准揭示问题,全面提升审计质量。
四是以推动建设研究型审计干部队伍为关键点。加强能力培养,围绕宏观政策、专业技能、党性修养等方面科学制定2025年度培训计划,按照“一月一主题”,采取专家讲授、研讨交流、实战训练等形式组织集中学习,助力审计人员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做好考核激励,持续深化项目实绩、学习成果、信息宣传、集体活动、群众评议“五维”考核,将“无感考核”与“有为考核”有机结合,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加强实践锻炼,通过“以审代训”“上挂下派”等方式,让审计人员在重大项目、基层一线锤炼,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顾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