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公立医院经济责任审计中问题和对策分析
时间:2024-07-05  来源:淮安市审计局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肩负着守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任。公立医院以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对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进行配置。通过对公立医院建设管理、改革成效、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等方面开展审计监督,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能够推动公立医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促进公立医院完善治理结构,助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公立医院全面高质量发展。

本文结合公立医院管理现状,指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常见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一、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综合能力薄弱

在知识体系方面,审计人员针对公立医院审计存在知识盲区。比如关于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设备采购及使用情况审计专题的学习与交流不够深入,对于医院重要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执行和效果方面,医院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和运行情况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无法全面了解;在沟通技巧方面,一味地按照审计计划开展工作,与医保、纪检、财政等职能机关的联系与沟通交流不充分;在业务技能方面,审计人员往往忙于事务性审计工作,缺少公立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经验总结,还不具备可以科学评价医院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中履职尽责优劣的能力。审计力量不足,加之审计项目时限过短,导致一些审计事项查得不深不透,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增加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二)审计模式忽视效益性审查

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功能包括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然而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围绕“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展开,主要局限于审查公立医院领导干部执行国家经济政策情况,审查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查耗材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的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对医院报表资料等书面材料的核查监督。这种审计模式强化了监督功能,然而忽视了效益促进功能,效益性审计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造成审计报告反映的信息量存在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党委政府、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需要,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国家领导干部监督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审计信息化建设不足

目前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大数据分析应用最多的还是利用数据库开展数据对比分析,运用其他分析方法较少。一方面,公立医院建立的数据应用系统相对独立,信息共享程度低,致使信息孤岛现象明显,数据共享平台资源狭窄,制约了大数据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审计软件开发不到位,比如没有为审计人员提供法规查询服务的法规软件,没有为审计实施提供有效支持的数据可视化分析软件。云、网、端等基础设施资源缺乏整合和迭代升级,数据未能实现集约化管理在场景多元应用、业务多跨协同、数据融合分析等方面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应用建设力度不足,这些都使得审计软件不能很好地在审计过程中得到广泛普遍的应用。

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优化建议

(一)建立“两张清单”制度

1.建立“政策学习清单”

在审计调查的了解阶段,梳理医疗卫生工作方面的政策制度,制定“政策学习清单”。一方面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等制度文件,学懂政策法规,清楚目标任务,把握好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全面深入了解审计对象的政策制度、业务流程、关键环节以及主要风险点等事项,将医院需要落实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意见等政策进行逐项分解,切实有效提升审计研究的深度和准度。

2.建立“重点领域清单”

审计小组和卫生健康部门、医保部门、发改委等部门可以组织会商,形成审计讨论群、案例研讨会等多种交流方式,营造研究氛围,以“学”促研,以“研”促审。重点研讨近几年国家主管部门出台的法规政策,涉及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价格、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深化药品及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加强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制定“重点领域清单”,力求审深审透,推动源头治理。

(二)探索“协作审计”新途径

统筹审计资源的方式较多,除了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的整合,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实行“协审”工作制度,即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方式,更好地发挥审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免疫系统”功能。具体措施是:借鉴政府投资审计过程中的公共工程造价协审的做法,向社会公开招聘在审计领域中有一定权威的人员,或者在某行业具备专业特长和技能的工作人员如财政、税务、金融、法律、能源、环保等方面,作为审计咨询的辅助人员参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可以委托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造价师等专业人才协助开展审计工作。

同时强化“协审”管理,防范风险,提高质量。首先要建章立制,规范“协审”行为,通过制定操作规程明确业务流程和审计内容;其次是加强“协审”监管,审慎选择中介机构。通过督查考核提高质量、通过项目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防范风险;最后是强化“协审”纪律、廉政纪律和保密纪律。充分吸收社会审计力量参与政府审计项目,有效弥补政府审计人员在专业能力和审计力量上的不足。

(三)构造“效益审计”新模式

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表明了效益审计的内涵和内容。开展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可以拓宽审计广度、增强审计深度,突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行政效益,提高审计监督和服务能力,贯彻落实“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

绩效审计要体现科学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念,需要审计人员关注公立医院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效果情况,密切关注资金投入、管理使用与项目投资进展等情况和预算编制、执行及决算情况。比如以财政效益审计为依托,应以财政资金制度和财政资金监管为重点,审计分析财政资金调控和管理的有效性,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允性,重大建设项目投资、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有无资金损失和浪费。比如以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审计为依托,审查采购项目是否都纳入决策范围,采购金额的设定标准是否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采购资金作为专项采购经费是否专款专用,合同签订是否合规,合同内容是否得到严格履行等。

(四)打造“数据审计”新动能

1.加大计算机审计人才培养力度

面向在职审计人员组织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学习计算机审计案例和方法,解析计算机审计项目的背景、思路、方法和技巧,引导审计人员把直观的审计经验抽象上升为构建分析模型的理性分析,逐步形成步骤化、标准化的审计流程,形成明确规范的审计步骤和固化的审计方法,并且强化实践应用,运用到同类型的审计项目中。培养骨干,以点带面。在搞好全员计算机基本技能普及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审计业务骨干计算机中高级培训,将其逐步培养和锻炼成为推进计算机审计的“排头兵”。挑选一些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审计人员与一些熟悉审计业务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组建计算机审计的专职机构或攻关小组,为各种项目的审计需求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

2.建立被审计对象信息管理数据库

试建“被审计对象资料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公立医院信息资源的系统管理。可以试行在OA系统的被审计单位资料库的平台上,收集整理相关基础资料,本着实用性、规范性和前瞻性原则,建立健全被审计对象资料数据库和分类管理制度。数据库信息的内容可以包括医院经济决策、内控管理和廉政纪律等方面的内容,涵盖医院的基本情况、财务收支数据、绩效管理数据和依法和科学履职的结果。同时,结合组织人事部门、纪委监委部门等多方获取的数据,实时地完善数据库内容的更新。日常工作过程中,审计机关要将获取的被审计对象的相关信息积极整合起来,运用数据库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动态管理和综合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要通过推进以计算机辅助审计为主要内容的审计作业信息化和以计算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审计管理信息化,充分利用专业的审计软件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夯实数据基础,促进传统手工审计向数字化审计转型,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梁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