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淮安区融媒体中心积极落实审计建议,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不足、经营创收体系不合理、三审三校执行不严等问题进行整改,释放融合动能。
2024年下半年,淮安区审计局在该区融媒体中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虽然该区中心积极响应改革创新要求、探索经营创收路径,并建立了绩效管理考核办法与薪酬分配方案,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不足、经营创收体系不合理、三审三校执行不严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审计组秉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全面考量县级融媒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实需求,从人才队伍建设、内部管理优化和技术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旨在助力县级融媒在新时代媒体格局中找准定位、提升实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传播需求。
淮安区融媒体中心高度重视审计提出的建议,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中心加强本土内容创作,精心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闻产品,推动主题宣传的融合报道形式,利用短视频等融媒产品拓展新媒体领域,并通过品牌塑造打造淮安区新媒体宣传“IP”。同时,中心通过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整体宣传业务能力,强化正能量的传播,逐步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的价值体系,力求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此外,中心进一步强化“三审三校”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压实责任,全面优化考核与激励机制,打破薪酬平均化现象,将薪酬与绩效紧密挂钩,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的落实,淮安区融媒体中心切实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各业务板块加强协作与协同发展,打通媒体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中心的传播力与经营效益得到有效提升,真正做好政府的“发声人”,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周倩、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