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以“科学规范提升年”为引领 筑牢审计高质量发展根基
来源:淮安市审计局  2025-05-12

作为洪泽区审计局的一员,我深刻体会到,纪律规矩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更是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在推进“科学规范提升年”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纪律建设为抓手,不断探索将规矩意识融入审计血脉的路径。以下是几点工作体会:  

一、立规矩:以制度之“严”筑牢思想防线

审计工作涉及权力监督和资金管理,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纪律红线。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扎紧制度“篱笆”,才能让规矩意识扎根。例如,修订《审计干部行为规范》时,我们结合日常审计中易出现的廉政风险点,如现场核查不严、报告避重就轻等,逐条细化纪律要求,让“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目了然。通过定期开展全员业务考试,将纪律教育与审计法规、案例剖析结合,考试中一道“如何处理被审计单位私下接触”的案例分析题,引发了全局对“八不准”纪律的深入讨论。制度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审计人履职的“导航仪”。  

二、强教育:以警示之“实”触动灵魂深处

纪律教育若流于形式,规矩意识便难以入心。我们依托“审计大讲堂”“固定党日”等平台,创新教育形式。今年1月,组织观看某县区审计干部违纪案例警示片后,一名年轻同事感慨:“片中人的教训让我明白,审计人一旦放松警惕,就可能从监督者变成被监督对象。”此外,我们汇编的《审计发现问题典型案例》,以身边事敲响警钟。例如,某项目因现场取证不严谨导致报告失实的问题,成为全局复盘会上的“反面教材”。这些“活教材”让纪律教育更接地气、更具震慑力。  

三、抓监督:以问责之“硬”倒逼责任落实  

规矩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重大审计项目中,我们联合纪检部门开展“嵌入式”监督,既查业务问题,也查纪律作风。今年4月,某工程审计组因未及时接收资料,引起被审计单位的不满。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随即约谈主审,并组织全局大会上进行剖析整改。这种“刀刃向内”的监督机制,让审计“八不准”不再是口号。每一位审计人员都签订了廉洁从审承诺书,是全局对“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坚定态度。  

四、润文化:以品牌之“魂”凝聚行动自觉  

纪律建设既要靠约束,更要靠文化滋养。我们打造“洪泽审计文化品牌”,将“三立”精神融入日常。在“师带徒”活动中,老审计人传授的不仅是业务技能,更是“查账必严、取证必实”的职业操守;在“审计与你同行”志愿服务中,干部们深入社区宣讲审计知识,群众的信任眼神让我们更深刻体会到“纪律严明才能取信于民”。如今,“按规矩办事”已成为全局的行动共识,去年以来实施的151个审计项目,未发生一起违纪投诉。  

五、感悟与展望  

纪律规矩建设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制度是基础,但关键在执行;教育是手段,但核心在触动;监督是保障,但根本在文化。

下一步,我们将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想为”的自觉、“敢为”的担当、“善为”的能力,让审计监督的每一步都经得起党和人民的检验,为区域发展贡献更坚实的审计力量!(洪泽区审计局张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