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淮安市淮阴区:创新思路出实招 审计整改见成效
来源:淮安市审计局  2020-03-26

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审计局转变工作思路,改变过去重发现问题、轻问题整改的做法,创新举措,扎实推动审计整改。目前,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淮阴区反馈涉及审计整改未到位的问题,省审计厅对区开展的3次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反映的12个未整改问题,区本级2016-2018年审计发现未整改到位的63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主动作为,发挥专业优势出“主意”。一是列出清单明确责任。实行“谁分管谁牵头,谁主审谁负责”,建立整改推进制度,制定《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清单》,明确审计组组长负责具体项目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督促、审计组成员负责具体整改落实,确保整改督促责任到人。二是通过发函督促整改。对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反馈涉及的省审计厅对淮阴区开展的3次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反映的12个未整改问题,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清单》以发函的方式将问题交办到相关责任单位,并明确整改时限,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三是发挥专长指明“出路”。充分发挥审计部门专业优势,主动与各单位对接咨询,积极为被审计单位整改出谋划策,扎实推进审计整改工作。

巧借外力,部门联动督促聚“合力”。积极探索建立部门联动督查整改机制,凝聚多部门督办合力,集中“火力”抓整改。一是通过区委区政府的考核督查抓整改。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体系,作为政治生态评价系统评价指标。按照区委区政府对综合情况报告、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审计专报信息等批示进行督查落实,并对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和整改中具有典型性、政策性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二是通过人大常委会的质询督办抓整改。充分利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情况和审计整改情况的机会,借助人大质询督办的力量,督促被审计单位按期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到位。三是通过纪检监察的监督抓整改。加强纪审合作、巡审合作,着力解决审计结果落实和整改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避免审计整改出现“中梗阻”。纪委、监委还将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纳入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三述”和现场质询。四是通过司法途径抓整改。对审计发现的违反国家规定和法律法规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特别是涉嫌贪污受贿、损失浪费、失职渎职等经济犯罪的,及时向纪委、监察、公安、检察等部门移送案件线索和证据材料,强化审计监督效能。

建章立制,织密“制度笼子”建机制。积极向区政府提出审计建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了系列促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工作机制,以制度促整改,以制度促规范。一是完善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要求被审计单位将落实审计整改纳入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范围;审计整改结果在书面报送审计机关的同时,向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报告。二是完善审计整改工作督查制度。区政府每年专题研究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对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和意见、政府常务会议的意见以及审计报告、审计要情等领导批示落实情况,列入政府督查工作事项,对不积极整改、整改不到位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政府督查室予以通报。三是完善审计整改问责制度。明确被审计单位“一把手”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对审计机关移送处理的事项,由纪委监委等相关部门及时调查处理。督查过程中,对审计整改不力或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移送追究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完善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制度。每年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以及审计整改情况,除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外,通过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职务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将审计结果、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被审计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朱建伟、徐晖、颜欣欣)